第二部分:可威脅視力,有機會受永久損害
感染性角膜炎 (Infective keratitis) 可分為真菌性、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
- 真菌性 — 常見原因是被植物刮傷、長期並增加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除了眼紅、疼痛、視力下降、流淚、畏光、分泌物;還有可能引起角膜白斑、角膜穿孔、壞死,引發眼內炎。需要用到抗真菌藥物。
- 病毒性 — 多因疱疹過濾性病毒或潛藏病毒再發作 (曾出水痘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而引起,可以出現眼部帶狀疱疹, 或伴有低燒、頭痛 。有機會併發葡萄膜炎、鞏膜炎、青光眼。 治療時有機會用到抗病毒藥物。
- 細菌性 — 主要由於外傷、免疫不全、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引起,嚴重可引致角膜白斑、潰瘍,角膜可在24小時內穿孔引發眼內炎。治療時需用到抗生素。
如角膜受到疤痕、白斑等問題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患者需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機會因免疫力下降而再度復發,使治療上更見繁複,所以需要盡量減輕壓力、維持良好的作息,增強免疫力,降低復發機會。
角膜炎可引發不同的伴發症,他們亦可單獨出現,這次我們會先說說其中三種 – 葡萄膜炎、鞏膜炎和眼內炎。首先,我們日常看到眼睛有色的部分(亞洲人通常是啡黑色,歐洲人是藍緑色)名為虹膜,呈環狀,由複雜的組織構成。前葡萄膜炎 (Anterior uveitis) 是虹膜炎當中較常見的一種,患者會出現眼紅、流眼水、畏光、眉骨或頭部疼痛、視力下降等情況。因為發炎的虹膜有機會黏附晶體,其血管亦可能滲漏蛋白質阻塞前房角,使眼壓突然增加,誘發急性青光眼。前葡萄膜炎的成因不少,需按情況處理,例如使用類固醇藥物或散瞳藥水,若懷疑與免疫系統有關,醫生會考慮為患者驗血,給予合適治療來減低復發機會。
鞏膜大致可分為兩種:前鞏膜炎 (Anterior scleritis) 和後鞏膜炎 (Posterior scleritis),前者的患者除了眼睛通紅外,還會感到眼痛、怕光、視力模糊、額頭眉骨下顎沉痛等 ;而後者雖然較罕見,但其患者在眼球活動時會感到痛楚,甚至會出現視網膜脫落等影響視力。鞏膜炎可由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等)或感染(例如單純疱疹病毒、結核桿菌)引起,治療時需考慮其成因,以消炎眼藥水、口服或靜脈注射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舒緩病情。由於鞏膜炎會復發,而且延遲治療有機會使鞏膜軟化、穿孔,患者需盡早求醫並定期緊密監察,以免造成永久視力受損。
第三種是眼內炎 (Endophthalmitis),分為內生性和外生性,前者為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經由血液循環,使病菌進入眼內;而後者則是從眼外侵入,如進行眼科手術後、外傷、角膜感染等,眼睛會有疼痛、充血、眼皮水腫、視力突然模糊等情況。除了要治理身體原發病位,亦需注射抗生素或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早期治療能減低視網膜受損,甚至失明的機會,患有糖尿病、年老體弱、免疫力不足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都需要多加注意。
另一種都是由細菌感染的是眼眶蜂窩組織炎(Orbital cellulitis),常見原因為急性鼻竇炎;內眼窩內的脂肪組織若有發炎症狀,會衍生眼球周圍(包括眼皮)出現紅腫及疼痛,按壓眼皮或眼球時疼痛會加劇的現象,甚至因脂肪組織腫脹而造成眼球凸出,出現複視,眼肌活動受阻等。眼眶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靜脈注射抗生素,需住院進行密切跟進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多出現於年紀較大、深遠視的女性,因前房角突然收窄,引致眼內房水未能暢通流走,使眼壓急劇上升至50-60mmHg (大部分人的正常眼壓為21mmHg以下),造成眼紅、眼痛、畏光、看到彩虹光環、視力模糊、難以睜開眼睛、頭痛和嘔吐等症狀,患者必須立即求醫,以藥物降低眼壓及防止視神經受損。成功將降低眼壓後,病人可接受虹膜穿刺術, 利用激光擴闊前房角的空間,防止再度閉合。
除了以上的眼科疾病,還有不少會引致眼紅的情況,須透過仔細的眼睛檢查和病歷分析,找出根源並盡早治療,切勿隨便使用「收紅筋」眼藥水,延誤診治時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