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comment

視物變形 Metamorphopsia

視物變形」聽起來較為抽象,加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雙眼同用,因此即便其中一眼視物出現扭曲時,往往亦不易察覺,需要我們主動遮蓋其中一邊眼睛比對,方能發現!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這個現象呢? 

首先,我們可認識一下眼睛接收光線的感光細胞-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 (cone and rod cells),他們分別負責顏色分辨和夜間視覺再轉化成視覺訊號,經視神經傳遞到腦部我們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點 (macula)是感光細胞最密集的區域,若果遇到結構性損壞,便會影響感光細胞的排列,引致看出來的影像會被扭曲。 

就如黃斑前膜 (Epiretinal Membrane)即黃斑區表面增生了一層纖維薄膜,患者早期一般沒有明顯徵狀薄膜隨時間有機會變厚並收縮引致視網膜出現皺褶、拉扯到感光細胞令患者看到影像變形或視力模糊等情況。大部分患者須定期監察,如有需要可利用手術程序撕走薄膜,以改善視力及避免惡化。 

另外一種較普遍的眼疾是老年黃斑點退化(Age-related Macula Degeneration)分為乾性和濕性兩類,約九成病患者屬於前者。病情輕微者視力無異,但若黃斑點中的代謝物積聚過多,令到其感光細胞受到損害就會出現視物變形的情況。至於濕性黃斑點退化,即緊貼視網膜的脈絡膜出現了不正常的新生血管,視力便有機會因血管破裂並滲漏而急速下降。有研究指出,適當攝入葉黃素、玉米黃質和鋅等(如南瓜、羽衣甘藍、鷹嘴豆、腰果)能有效減慢晚期老年黃斑點退化。至於針對濕性黃斑點退化,醫生會考慮光動力療法 (Photodynamic therapy)或替病患者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針劑 (Anti-VEGF Intravitreal Injection),減低黃斑區內不正常血管的滲漏,視乎病情需要,有機會需要進行混合或/及重複治療,以穩定甚至提升視力 

其他原因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栓塞(俗稱眼中風)、葡萄膜炎、眼科手術、眼球外傷等等都有導致黃斑水腫的可能性黃斑水腫出現時間愈久,視網膜細胞就愈大機會受損和死亡,及後的治療便難以完全恢復已受損的視力及視物變形程度;所以一般會建議利用光學相干斷層掃瞄儀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來協助診斷並盡早對症下藥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Central Serous Retinopathy, CSR) 較容易於壓力大、睡眠不良、吸煙或使用類固醇等的20-50歲男性中單眼發病,因脈絡膜血管的漿液滲漏,穿透視網膜色素上皮層,並積聚於黃斑點下,形成局部積水。由於積水影響感光細胞的排列,病情輕微者,中央視力會受損,在平常度數檢查時會發現近視度數下降(或遠視度數加深);而病情較嚴重的,則有機會看到扭曲變形的影像,色覺、對比敏感度下降等等。大部分患者會在一至四個月內自我康復,但每三名患者中約有一人會復發,若果視力有明顯影響或重覆發作,可考慮使用光動力療法,以激光堵塞視網膜下不正常的血管 

除了黃斑水腫及積水外,黃斑穿孔或撕裂亦屬於結構性損壞。黃斑裂孔(Macula Hole) 較常在年老的女性中出現,雖然部分個案成因不明,但亦有機會與後玻璃體剝離、深近視或眼部創傷等有關。黃斑裂孔根據其大小、深度和影響視力程度分為四期,早期患者視力輕微下降,且出現中央視野扭曲、有缺失的症狀,約一半患者會繼續惡化,視力會急速下降(剩下至一成或更差),有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落。黃斑裂孔的主要治療方法為玻璃體切除術及內界膜剝離術,並於眼內注入長效氣體來形成氣泡,通過術後病人保持臉部朝下一至四周的姿勢來增加裂孔癒合的成功率,隨氣泡逐漸被吸收,患者的視力可於3-6個月內慢慢恢復,惟康復程度與其黃斑裂孔的嚴重程度、術後護理程序的配合等有關。 

有一小部分感到視物變形的患者是因為視網膜脫落而波及位於黃斑附近區域的感光細胞,此緊急情況或伴隨飛蚊和閃光症狀,需立刻尋求眼科治療正如開頭所說,若只有一隻眼睛看到事物變形,而另一隻眼睛視力正常,則很容易忽略上述的眼疾最直接的當然是輪流遮蓋着眼睛來觀察事物,但有機會忽略較細微的變化,而阿姆斯勒方格(Amsler Grid)見圖)則是一個較簡單的自我檢測黃斑點病變工具。測試者須將方格放於離眼睛30厘米的距離(如有老花,請先配戴合適近用的度數鏡),輪流單眼注視方格正中央的白點,留意白點附近的區域有否出現曲線、空缺或變形,如有任何異常,則可能患上黃斑點病變退化或其他結構性損壞,建議盡快作詳細的眼底檢查